政务新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

鄂尔多斯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若干工作措施》的通知

作者:   来源:鄂尔多斯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8 10:38

 鄂脱贫组办发2020〕22 号

鄂尔多斯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巩固脱贫成果防止

返贫致贫若干工作措施》的通知

   

各旗区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部门:

  现将《鄂尔多斯市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若干工作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鄂尔多斯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915 

   

   

鄂尔多斯市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若干工作措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强化致贫返贫预警监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内扶组办发〔2019〕34号)、《关于印发<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八项措施>的通知》(内扶组办发〔2020〕1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措施。

  一、加强动态监测管理

  1.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市级统筹,旗区负责对已脱贫重点监测户、边缘户和家庭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农牧户开展动态监测,重点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线1.5倍农牧户,通过个人申报、跟踪走访、相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嘎查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核实、系统信息比对等途径,确定监测对象,全面掌握可能导致返贫致贫的各种情况,并标注返贫致贫风险,及时监测风险点变化情况、发布预警信息。(责任单位:各旗区党委、政府)

  2.健全研判帮扶机制。旗区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至少每半年召开由相关部门和苏木乡镇参加的防止返贫致贫联席会议,逐户分析研判返贫致贫预警信息,按照返贫致贫风险成因制定处置方案,明确责任单位,精准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扶志扶智及其他帮扶措施。(责任单位:各旗区党委、政府) 

  3.健全联系服务机制。旗区有关部门、苏木乡镇、嘎查村要明确专人,联系帮扶监测对象,协调落实帮扶措施,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情况,监测帮扶进程。返贫致贫因素消失且收入持续稳定后,按照嘎查村评定、苏木乡镇审核、旗区审定、市扶贫办备案的程序,评估退出监测范围。(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二、稳定扶贫政策措施

  4.稳定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旗区财政参保补贴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全覆盖,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增强托底保障能力。继续实施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工作,确保患大病贫困人口应治尽治。市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持续推进家庭医生慢性病信息化签约服务,打造“互联网+医疗”模式,为慢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药及报销便捷服务,实现线上签约、线下管理,确保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加强贫困地区苏木乡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标准化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补齐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板,稳定和巩固基层服务网点,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各旗区党委、政府)

  5.稳定教育扶贫政策。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实施贫困学生精准控辍保学台账式管理,完善跟踪监测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包括我市户籍和外来人口子女)无“因贫辍学失学”现象。对因病、因残、厌学等原因失学辍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坚持“一生一案”工作原则,明确劝返、送教上门责任人,精准帮扶施策。继续完善全市“奖助免补贷”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人口接受中职中技的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全覆盖。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6.稳定住房政策。推进农村牧区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将符合政策支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加强动态监测力度,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牧区困难家庭以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线1.5倍的低收入农牧户的住房安全情况进行摸排。对新发生的住房安全问题,可采取维修改造和安置在养老院、公租房、幸福互助院等办法,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户等困难户住房安全。(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旗区党委、政府)

  7.稳定饮水安全政策。旗区要将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维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工程管护人员和经费,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明晰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建立合理的水价和有偿使用机制,促进工程可持续运行。对因自然灾害供水设施严重破坏的,由旗区政府统筹解决,确保困难户饮水安全。健全完善旗(区)级农村牧区供水应急预案,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各旗区党委、政府)

  三、巩固提升扶贫产业

  8.持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现代农牧业发展与产业精准扶贫通盘考虑,创造条件让贫困户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共享产业发展收益。持续加强扶贫主导产业培育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扶贫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旗区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园,多措并举夯实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大力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模式和带贫益贫机制,确保全市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都有稳定的产业增收项目。继续向重点地区倾斜各类林草生态工程,积极鼓励带动有条件的农牧民、贫困户参与植树造林种草等劳务工作,鼓励旗区组建扶贫造林合作社,以及引导有关企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经济林、林下经济等林草产业,有效带动农牧民、贫困户增收致富。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坚持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手工、小买卖、小电商、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致富小产业。(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市林草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9.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各旗区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基础,重点从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家庭农(牧)场主、种植养殖大户、在外创办企业或有务工意愿回村创业的乡土人才中,采取就地扶持培育、引导返乡创业、支持人才回流等措施,为每个嘎查村培育3-5名致富带头人,要求每个致富带头人联系带动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3户以上。旗区每年要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要积极探索致富带头人带动引领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合同、吸纳就业等方式,形成抱团发展、携手致富的强大合力。(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10.完善农牧业服务体系。针对农牧业产业发展需求组建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队,加大科技服务经费投入,积极开展“科技大服务、大培训”活动,重点抓好农牧业生产关键时间节点,大力开展良种引进、良法推广、疫病防治、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农村牧区产业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科技服务,为全市农牧产业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更好助力全市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科技服务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市科技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11.稳定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为与贫困人群、低收入人群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市场主体提供低息贷款,提高信贷获得率,降低融资成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涉牧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农牧产业扶贫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夯实产业基础、支持能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信贷投放,持续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生产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推动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按政策要求对16-65周岁有贷款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发展壮大生产经营。做好疫情期间扶贫小额信贷展期等工作,最长可以到2021年3月。积极争取扩大支农、支小和扶贫再贷款规模,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再贷款。(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农牧业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鄂尔多斯银保监分局,各金融机构,各旗区党委、政府)

  12.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针对不同安置方式和安置地区类型,因地制宜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扎实做好后续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融入等各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充分利用迁出地和集中安置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加强组织培训,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完善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安置点规模、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持续推进水电路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拆旧复垦政策,对纳入拆除范围的旧房予以拆除,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对宅基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进行复垦、复绿或自然恢复,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牧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扶贫办、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各旗区党委、政府)

  13.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持续加大对农村牧区投入力度,着力推进产业振兴,用好用足农牧业产业扶持基金,大力培育主导特色产业,重点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能够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推进文化振兴,加强新时代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文化发展、文化传承、文化管理,改善农牧民精神风貌。推进组织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提供广泛的智慧和力量。推进生态振兴,探索建立贫困群众深度参与生态保护脱贫增收机制,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推进人才振兴,加大扶贫干部、乡村干部培训力度,引进优秀人才在基层工作,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支撑。(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林草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14.全面开展消费扶贫。继续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持续抓好“企地合力助推消费扶贫”工作,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监测户建立稳定利益链接机制,解决农牧民卖难问题。推动农牧业产业升级,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构筑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增进央企国企与地方融合发展,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占领好“家门口市场”,持续推进农牧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引导农牧业经营主体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设自营店,推动本地优质特色农畜产品上行,依托项目进一步畅通农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双向通道,增强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增加贫困户收入。组织动员各类市场主体设立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为社会各界购买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提供便利条件。深入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和社区“五进”活动,精简中间流通环节,畅通直供直销,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机制,各级预算单位、各市直企业要预留本单位食堂采购农副产品总额的30%左右定向采购扶贫产品。(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包联办、市农牧局、市商务局、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机关事务局、市扶贫办、市工商联,各旗区党委、政府)

  四、拓展就业创业渠道

  15.建立贫困劳动力需求数据库和就业培训服务平台。各旗区要统筹整合扶贫开发信息、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等系统,建立贫困劳动力需求数据库和就业培训服务平台,组织苏木乡镇、嘎查村持续开展摸底排查,及时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和就业创业情况并实施动态管理。(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16.加强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服务。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信息库,全面掌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情况,并纳入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计划,多措并举帮助其就业创业。各高校要完善贫困家庭毕业生信息台账,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业辅导,根据求职意愿精准推送岗位需求信息。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数据库,优先推荐贫困户子女毕业后在企业录用,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高等院校,各旗区党委、政府)

  17.加大技能扶贫力度。探索建立一批以旗区为单元的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与用人单位、企业密切联系,根据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意愿,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大力推广“互联网+培训”,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训,为贫困劳动者提供更多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应培尽培、能培尽培”。按规定落实好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高等院校,各旗区党委、政府)

  18.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依托种养基地、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推动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和就地就业。鼓励贫困人口和农牧民等人员返乡创业并落实创业补贴,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符合补贴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求职创业补贴,对贫困劳动力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户籍所在旗区以外就业的,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积极为返乡创业人员和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创业服务。市、旗区每年组织开展“创业脱贫致富之星”评选活动,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19.开发岗位实现就业安置。鼓励扶贫车间建设,积极落实扶贫车间奖补、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通过开发护路员、科技员、防疫员等乡村公共服务类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贫困劳动力。原则上光伏扶贫收益的80%以上要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任务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加强对公益岗位管理,人社部门安置公益性岗位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对考核合格的,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可按程序继续聘任。有贫困户的嘎查村每年要拿出10-2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立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人员上岗。(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林草局,各旗区党委、政府)

  20.加大失业保险稳岗力度。将失业保险费、企业稳岗返还补贴标准由50%提高到60%;将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由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以上放宽到12个月以上;重点企业以及农资企业、农牧业经营主体优先招用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给予企业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五、完善综合保障措施

  21.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工作预案。各旗区要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牧区边缘户,制定防止返贫致贫工作预案,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购买精准防贫保险、设立防止返贫基金等多种形式,防止因病、因灾、因学和突发事件等因素返贫致贫。(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22.完善综合保障扶贫政策。统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社会帮扶、社工助力等保障措施,为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为建档立卡正常脱贫户、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所需资金由市旗两级财政按规定比例承担。为当年到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提供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无息贷款,贷款额度为应补缴年数×500元;所贷款项待领取待遇后,分5年按月从领取的养老金中扣回,所需资金由旗区列入财政预算。与第三方保险机构合作,由市旗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购买防贫保的方式预防返贫致贫。鼓励保险机构大力推广公司总部开发的特色农畜产品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持续推进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按程序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对纳入农村牧区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可按不超过当地低保标准30%的比例提高补助水平;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1.5倍的困难家庭,家庭中有丧失劳动能力,靠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视为单独立户,可单独申请低保。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等贫困人口给予基本保障,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励支持各地拿出嘎查村集体经济和扶贫资产收益的部分资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乡村两级公示无异议的方式,优先用于防贫救济救助。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支持公益慈善组织设立防止返贫慈善项目、扶贫基金、专项救助基金,开展公益慈善捐赠,各旗区原则上都要设立扶贫专项基金,滚动发展,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用于防贫救济救助。充分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动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干部、职工注册为爱心人士,及时对贫困需求提供帮助,对特殊困难提供众筹捐赠。(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残联、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旗区党委、政府)

  六、发挥扶贫资产作用

  23.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提高贫困户财产性收入。扎实开展扶贫资金、资产清产核资,确权登记,运营管护,处置清算,规范健全“三本账”管理,实行扶贫资产的后续管理维护绩效评估,构建资产底数清楚、产权归属明晰、类型界定科学、主体责任明确、运行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防控扶贫资产闲置、流失、损失、浪费等风险,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扶贫效益。推动贫困地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壮大贫困嘎查村集体经济,规范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让贫困户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益。(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各旗区党委、政府)

  24.健全扶贫资金资产经营使用、收益分配、监管处置机制扶贫资产经营使用应明确绩效目标、规范经营程序、有效防范风险,坚持民主决策、上级审批、公告公示、协议约束原则,重点加强对嘎查村集体以自营、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或投入到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强化旗区对扶贫资产的统一管理,探索实行扶贫资产公司化管理,实现扶贫资产的可持续发展,保值增值。扶贫资产收益除帮扶老弱病残、设立公益岗位、奖励补助、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外,重点用于支持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吸收土地(草牧场)经营权入股、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牲畜托养等方式,带动贫困农牧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按照“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的原则落实扶贫资产管护主体,经营类扶贫资产以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或投入到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应通过合同条款明确管护单位和责任。旗区可用扶贫资产收益资金为嘎查村聘用扶贫专干和信息员,充实基层一线工作力量。扶贫资产的处置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处置所得主要用于新的扶贫项目建设,形成新的扶贫资产。(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各旗区党委、政府)

  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5.加强农村牧区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农村牧区信用等级评级授信工作,探索信用户享受金融、就业等支持政策,加强诚信引导教育,宣传典型,树立样板,在农村牧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采取“乌兰牧骑+”、典型引路等志智双扶模式,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和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26.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扶贫“十进村”活动,提升农牧民整体素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教育引导,通过自治、法制、德治等多种渠道,引导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27.创新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激发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帮扶模式,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引导贫困群众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帮扶做法,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贫困群众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

  八、强化组织保障

  28.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四不摘”要求,进一步压实各行业部门责任,持续加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后续巩固扶持工作,各旗区要结合实际探索防贫模式,确定具体救助标准、程序,因地制宜开展防贫工作。继续加强扶贫专项资金落实力度,市、旗(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要与缩小收入差距、巩固脱贫成果和预防返贫致贫相适应,鼓励旗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筹措扶贫资金,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规范精准安全高效使用。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防贫保障”等产品,创新引入市场化动作方式,兜住致贫返贫防线,巩固脱贫成果。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后续巩固扶持工作纳入对旗区和部门考核评估和督查范围,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旗区党委、政府)

  29.提升基层组织力。加强党对农村牧区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嘎查村干部履职监管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全员培训机制、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嘎查村干部后备力量培养。规范党组织领导下的嘎查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完善包联驻村工作体系,加强包联驻村工作力量,持续做好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深化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行动,实现嘎查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包联办、市扶贫办,各旗区党委、政府)